“缢吊”是什么意思?
(资料图)
胡鑫宇同学在失踪106天后终于被找到。
但,警方在警情通报中使用了一个极其不严谨的词语,平添了人们对事件的更多质疑。
警情通报称,“(警方)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中发现一具缢吊尸体”。
很显然,一般群众几乎不可能使用“缢吊”这样的专业术语来报警,“一具缢吊尸体”只能是警方的说法。
警方这种用语,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而且直接意向了胡同学的死因是“缢亡”。
在汉语中,“缢”是一个不带有任何歧义的专有词汇,明确指为绳索状物绕颈致死。
尽管,导致“缢亡”的外力可以是自身重量,也可以是外力绞杀,就是通常说的“勒死”;少数时候还有可能是意外事故,比如自慰行为发生意外。
当然,自身重量导致的“缢亡”,可以是死者自己主动悬缢,也可以是被动悬缢。
也就是说,尽管“缢吊尸体”的说法并没有明确指向是自杀还是他杀,但却明确指向了生前悬缢致死。
就是说,警方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确定性地暗示了死亡原因,相当于排除了死后悬尸体的可能,因而,非常片面。
尸检能鉴别胡同学是生前“缢吊”致死还是死后被悬尸吗?
如果尸体被早期发现,尸检可以发现很多征象来鉴别是生前“缢吊”致死还是死后被悬尸;甚至有些迹象对帮助判断是自缢还是缢杀提供线索。
当然,尸体发现得越早,可以检查到的征象和迹象也就更多。
但是,对于胡同学来说,能发现的有用线索就少得多了。
在《失踪106天的胡同学的遗体被发现时还能悬吊在树林中吗?》一文中我已经介绍过了,如果胡同学是在失踪当天死亡,根据江西上饶地区的气候状况,常态下一具暴露在野外地面上的尸体,经过106天的腐化和尸虫的啃食,已经只剩一具仅残留部分毛发和少量皮肤的骸骨了;
即使胡同学的尸体从一开始就悬吊在树上,所能影响到的也仅仅加快了尸体脱水和风化,以及少了部分尸虫的啃食。106天后,一直悬吊的尸体,除了骨骼和头发,也仅余部分皮肤,和少量的肌肉和韧带。
由于悬吊的尸体可以在10到20天期间快速脱水、风干,重量快速减轻,只要悬吊用的绳索类物质稍微耐受风化,尸体一直呈悬吊状态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仅残留部分皮肤、和少量的肌肉和韧带的骸骨,对判断是生前“缢吊”致死还是死后被悬尸,以及是自缢还是缢杀所能提供的线索都极其有限,甚至可以说超过99%的有用信息都已经灭失。
请注意,我使用的是“灭失”这个词,而不是“遗失”。
“遗失”意味着失去的东西还有机会找回来;“灭失”则表明,失去的东西再也找不来了。
回到胡同学的尸检上,可能提供的仅仅是对判断死因很少的间接证据。
总之,如果胡同学的确死于失踪当日,106天后发现的尸体所能提供的、用来判断死因的信息很少,几乎不可能提供任何直接证据。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仅仅是通过尸体检查,从尸体上可能找到的信息,不包括从尸体发现现场环境可能找到的诸如自缢需要的垫脚或攀援物,以及其他间接信息。
总之,即便最终证明胡同学就是缢亡,尸体发现地点就是死亡的第一现场,警方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就随便使用“缢”字,是不恰当的。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